Sống chạy theo vẻ đẹp, không hộ trì các căn, ăn uống thiếu tiết độ, biếng nhác, chẳng tinh cần; ma uy hiếp kẻ ấy, như cây yếu trước gió.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7)
Bậc trí bảo vệ thân, bảo vệ luôn lời nói, bảo vệ cả tâm tư, ba nghiệp khéo bảo vệ.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234)
Điều khác biệt giữa sự ngu ngốc và thiên tài là: thiên tài vẫn luôn có giới hạn còn sự ngu ngốc thì khô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upidity and genius is that genius has its limits.)Albert Einstein
Tôn giáo không có nghĩa là giới điều, đền miếu, tu viện hay các dấu hiệu bên ngoài, vì đó chỉ là các yếu tố hỗ trợ trong việc điều phục tâm. Khi tâm được điều phục, mỗi người mới thực sự là một hành giả tôn giáo.Đức Đạt-lai Lạt-ma XIV
Đừng bận tâm về những thất bại, hãy bận tâm đến những cơ hội bạn bỏ lỡ khi thậm chí còn chưa hề thử qua. (Don’t worry about failures, worry about the chances you miss when you don’t even try. )Jack Canfield
Chúng ta không có khả năng giúp đỡ tất cả mọi người, nhưng mỗi người trong chúng ta đều có thể giúp đỡ một ai đó. (We can't help everyone, but everyone can help someone.)Ronald Reagan
Học Phật trước hết phải học làm người. Làm người trước hết phải học làm người tốt. (學佛先要學做人,做人先要學做好人。)Hòa thượng Tinh Không
Của cải và sắc dục đến mà người chẳng chịu buông bỏ, cũng tỷ như lưỡi dao có dính chút mật, chẳng đủ thành bữa ăn ngon, trẻ con liếm vào phải chịu cái họa đứt lưỡi.Kinh Bốn mươi hai chương
Chúng ta không làm gì được với quá khứ, và cũng không có khả năng nắm chắc tương lai, nhưng chúng ta có trọn quyền hành động trong hiện tại.Tủ sác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ác sinh vật đang sống trên địa cầu này, dù là người hay vật, là để cống hiến theo cách riêng của mình, cho cái đẹp và sự thịnh vượng của thế giới.Đức Đạt-lai Lạt-ma XIV

Trang chủ »» Danh mục »» Rộng Mở Tâm Hồn »» none »» 第四集 »»

none
»» 第四集

Donate

(Lượt xem: 927)
Xem trong Thư phòng    Xem định dạng khác    Xem Mục lục  Vietnamese || Đối chiếu song ngữ


       

Giảng giải Kinh Phổ Môn - Bài giảng thứ tư

Font chữ: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四集)1983/12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檔名:08-004-0004

請掀開經本八O二頁,我們看註解,諸位從倒數第五行第二句,「世尊下」,我把這個文念一念:

「世尊下,問觀音人,意謂觀音之名,望尊法界,風偃群賢,名不自有,因義而彰。觀音之所以為觀音者,果何因緣,有斯名也。因緣甚多,略言境智,以眾生善惡兩機為因,菩薩靈智慈悲為緣。」

這兩句很重要,無論說多少種因緣,都離不開這兩個原則,我們把這兩句把它記住。

下面講,

「大經云,具二莊嚴,能問能答。今無盡意具定慧二種莊嚴,故能問,如來究竟二種莊嚴,故能答也」。

這個問答也是大學問,不是一般人都能夠提得出這個問題,也不是泛泛之輩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何況是觀世音菩薩,因地非常的深遠,慈悲廣大,若非如來,確實沒有人能夠答覆得圓滿。

此地有個「大經」,大經是指什麼?他並沒有指出哪一部經。在一般我們稱大經,就是一般稱,是稱《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一切經當中最大的。可是天台宗,它稱大經是稱《涅槃經》,稱《大涅槃經》為大經。《法華經》是天台宗主修的經典,所以此地講的大經,當然還是用天台家所尊重的,就是《大涅槃經》。諸位將來看淨土經論裡面,譬如說我們看到《彌陀經疏鈔》,《疏鈔》裡面常常說「大經云」,淨土宗稱大經,是稱《無量壽經》為大經。所以說同樣大經這兩個字,在哪一宗哪一派裡面他們這些註疏,你就曉得他指的是哪部經,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

這就是《涅槃經》裡面所講的,要具足兩種莊嚴才能問,要究竟圓滿兩種莊嚴才能解答。無盡意菩薩具足兩種莊嚴,這才叫真正的莊嚴。

我們每天念迴向偈「莊嚴佛國土」,我們拿什麼去莊嚴?以香花、水果拿這些東西來莊嚴,這完全是表面工作,完全是表面的,真正的莊嚴是定慧。

無盡意菩薩也是等覺菩薩,具足定慧,他能問。如來在果地上,那更不必說了,定慧都圓滿了,究竟圓滿,所以如來能答。現在是無盡意菩薩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下面釋迦牟尼佛給他解答。

其實無盡意菩薩是代我們啟請的,他哪有不知道的!是我們不曉得,代替我們發問。佛給他解答就是給我們說法,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這麼一個人,他的本跡因緣,以及利益眾生的這些功德事業。

請看經文,前面有四行半都是科判,我們也把它念一念。

「如來垂答」,下面的經文這是一大段,這大段的標題,從這個標題我們就曉得底下一段經文的內容。這裡面分成三個中段,第一段是「總答」,第二段是「別答」,第三段是「勸持名」。

「答此三科,即楞嚴十四無畏功德,彼經菩薩自陳」,

彼經是指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自己說出來的,他是怎麼證得十四種無畏功德;而在法華會上,是佛所說出來。

「彼從因陳,此從果彰」,

楞嚴會上,觀音菩薩是說他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說明他自己的修證;本經完全是從菩薩果地上利生作用來說的,所以每一句裡頭並沒有說明修因。

經典一定要合起來看,不合起來看,這「普門品」那真是難信之法,跟釋迦牟尼佛在彌陀會上是一樣的說法,確實是難信之法。

「彼經但明能應」,彼經是指《楞嚴經》,「此經雙明機應」。

楞嚴會上,觀音菩薩只說,說他自己本身能應的這方面;而《法華經》裡面「普門品」,是把眾生有感菩薩有應,感應道交兩面都說到了。

「兩經合論」,我們讀觀世音菩薩經,實際上應當把三經合起來看,「方知大士名稱其實」。三經合起來看,意思就更圓滿了。所以諸位,利用空閒的時間,可以把《華嚴經》裡面這一章「觀自在章」把它看一遍,細細的看一遍。看一遍之後,就曉得我們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應當怎樣持法。

現前我們只偏重在持名,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註解裡面告訴我們,

口念,口業受持名號,與菩薩所感應的,菩薩是來應免除七難;意業的受持,就是心裡面常常憶持,才能夠滅三毒;身體的禮拜,才能應二求。

可見得,修觀音法門必須三業受持,單單口業,你只得三分之一的功德。所以在早晚有時間的時候,你們男同學住在七樓的佛堂,可以多多的拜觀世音菩薩,最好能夠拜一支香,大概一支香是半小時到四十分鐘。女同學人數比較少一點,就可以在此地來拜,可以到這邊來拜。口誦、心裡面憶持、再加上禮拜,三業求感,菩薩必定有應。這諸位讀《華嚴經》你就曉得了。

下面經文: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

這是總答裡面第一個小段,小段是「舉人數」。從這一段來看,觀世音菩薩確實神通廣大。

「十法界機」,機就是指眾生,這些有災難的眾生,不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世界無量無邊,受苦難的眾生更是無量無邊。

「而言百千萬億者,非謂十界共有此數」,

這個註註得好,「蓋指一業有如許人」。業無量無邊,每一種業都是『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

「無量」也是個數字,數字太大了,你看單位是用億為單位,可見這個數目字之廣大。

下面舉一個例來說明,「如一地獄,同受一苦」,以這個苦來驗人,就曉得「知同一業」。他不是造同樣的業,他怎麼會受同樣的報?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共業所感。以此類推,其他的任何一道,任何一種果報,「皆亦如是」。所以這個數目字是指一種業、一種報來講的,「故知此數,是標同業之意」。

「此舉境眾機多」,機是根機,前面講過,有善的根機、有惡的根機,善與惡與菩薩都能感應道交,下面會跟諸位說到的。

「以顯菩薩觀深」,觀是他自己的功夫,他的功夫深,「應大」,無論在什麼地方,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這麼多眾生: 【受諸苦惱。】

這一句就是一個小段,「總明遭苦」,這句是總說。

註解裡面講,「此舉現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這是我們講的三種苦裡面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苦苦裡面這三類苦統統都包含了。

「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這都是舉例而言。

「今文」,現在這個經文裡面所說的,「百千萬億」這是人多,『受諸苦惱』這一句是「多苦」。

人眾多,受的苦也多,但是前面那個人眾雖然多,他造一種業,這裡講「舉多顯少」,他業是一種,造的一種業,這麼多人在受苦。

「多尚能救,況少苦耶。上言百千萬億,是業同者,共受一苦,今言諸苦者,一苦是一業,即有百千萬億苦也。上明數同,此明業別,用此意,歷十法界,萬機之徒,不可說不可說數也。」不可說不可說是數目字,在印度數目字中最大的數目字。

大義法師這一段的註解很明白。我們讀這句經文,看這段註解,自己一定要有警覺。正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凡夫迷惑顛倒,果報來的時候害怕了,怕也沒有辦法,也逃不過。菩薩就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在造因的時候他謹慎,造因就是造業,他謹慎,決定不作惡業,為什麼?他曉得惡業後來有苦報。能有這個覺悟,就叫菩薩。凡夫沒有這個覺悟,任意在造作,果報現前了,所謂定業,定業佛菩薩也沒有辦法幫你忙。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然後我們再講到這個感應道交,那也不是個簡單事情。

造業,不但身,身體動作是業,身業;口中的言語是語業,所以言語愈少愈好,避免造業。另外一個最嚴重的,就是念頭,意業,起心動念。動一個念頭,阿賴耶識裡頭就下一個種子,那個種子遇到因緣就起現行,就要受報。我們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

為什麼不念念都是念阿彌陀佛?將來我這個業報就自己成了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念去念觀音菩薩,去打別的妄想?不打妄想則已,打妄想就想佛菩薩,將來你的果報就變成佛菩薩。所以要懂這個道理。

世間再好的事情,還是少打妄想為妙,為什麼?總而言之生死業,不能出三界,免不了輪迴。既免不了輪迴,換句話說,就免不了三途苦報,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為什要用功過格來檢點?我們這一天到底是善念多、是惡念多?是淨念多、是染念多?這是自己要做一番檢點的功夫,認真去反省。如果我們的染業多淨業少,道業上不能成就;染業裡頭,如果說惡業多善業少,我們來生必定墮三途。這個東西不必問別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造什麼樣因,後來結什麼果,這一定的道理,何必得問別人?

當苦難來了的時候,我們要回心轉意,所謂是回頭是岸,回頭就是懺悔。一個人真正覺悟,肯回頭,這叫真懺悔。真懺悔之後,稱名才有感應道交,才起作用。否則的話,觀音菩薩不就變成了罪惡的包庇所,惡社會惡勢力的頭目了,有什麼可以尊敬?我們造罪業不要緊,我們念幾聲,他就保佑我了,他豈不是惡社會的大頭目了?那就錯了,那怎麼會有感應!

什麼人有資格求?真正回頭的人,懺悔業障,曉得自己做錯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種人念觀音菩薩才有感應。一面念觀音菩薩,求菩薩加持消災免難,一方面還不斷的在造惡業,菩薩看到這個樣子,我想救你也救不了你。諸位要懂這個道理,真正懺悔。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這個地方關鍵的兩個字就在『一心』,下面這幾行大義法師就解釋「一心」,解釋得簡要詳明。

你看蓮池大師在《彌陀經》裡面解釋一心不亂,用了半卷的文字,佔整個《彌陀經疏鈔》的八分之一,解釋得詳細。

這個地方簡單扼要,你看看我剛才講的意思此地都有了。

「由過現惡故」,過是過去世造的惡因,現是現在世造的惡因,才「遭諸苦」,得的這些苦果、苦報。

諸位再要曉得,世間沒有完全的惡人,說這個人從來沒有做一樁善事,你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得到,找不到的;說世間完全一個善人,從來沒有做一點惡事,你也找不到。一切眾生總是善惡交雜的,就是善多惡少,還是惡多善少。

由於造惡,受了苦報,「受諸苦惱」,由過去現在的善業「復得聞名」,你有這個機緣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讀到觀世音菩薩的經典,這總是你過去的善根、現世的善業,你才有這個機緣。

「此以善惡相帶」,惡裡頭帶著善,善裡面帶著有惡。這時候善現行了,起作用,要想用善來斷惡,發了這麼一個心,我要修善斷惡。「合成機感」,這就是與觀世音菩薩感應的第一個條件。

什麼人有資格求觀世音菩薩?這個人就有資格。他有資格求,但是還得要有功夫,所以『一心稱名』這就是功夫。念這一句聖號不是散亂心去念,要一心稱念。

「一心有事有理」,既有事有理,當然也有功夫成片,下面就簡單跟我們解釋。

「若用心存念」,這都是意識心,就是分別心、執著心,「念念相續,餘心不間」,決定沒有雜念,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二六時中就是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個雜念摻雜在其中。

「一心皈憑」,皈是皈依,憑是依靠,「更無二意」,沒有第二個念頭起來,這叫「事一心稱名」。諸位想想,這種功夫與觀音菩薩才能感應道交,才真正能夠免七難、滅三毒、應二求,有求必應。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也是用這個方法,原理、方法相同。諸位想想,這個功夫確實不容易。

說到不容易,但是也不難,問題在哪裡?這個問題是在自己,自己肯做就不難,自己不肯做就難了。難在什麼地方?難在不肯,難在一天到晚要打妄想。

這個法門就是把你所有的妄想統統轉成聖號,不起心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就是菩薩聖號,決定沒有第二個念頭。給諸位說,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再看下面,講理一心。

「若達事中一心」,達就是達到,你的功夫已經到達事一心;事一心是著相,理一心是離相。「自他俱離」,自是自己能念,他是觀世音菩薩,是我所念的。

念不念?念,功夫還跟前面一樣,這一句名號,二六時中絕無間斷,可是能念之心不可得,所念之聖號也了不可得。

「自他俱離,俱不可得,無心無念」,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定慧相應,能稱所稱,皆不可得,是為理一心稱名也」。

要問理一心念不念?念,理一心不著相,也是拿著念珠一天到晚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跟事一心的人一樣。但事一心他著相,理一心就是一天念到晚,不著相。念到三輪體空,自他俱不可得,像《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楞嚴經》上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那是理一心不亂。

理一心不亂就是初住菩薩的境界,也就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楞嚴經》上所講的。寂滅的滅不是生滅的滅,雖然字是一樣,音也一樣,意思完全不相同。生滅的滅那是相對的,寂滅的滅離開了相對,那個境界叫寂滅。所以,寂滅是自然的,不是相對的,那個境界沒有辦法說得出來,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決定真實的境界。證得這個境界,在圓教初住菩薩,他剛剛證得。

所以,理一心不亂就相當於初住菩薩,相當於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還能說與觀音菩薩不感應道交的道理嗎?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所顯示的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你自己功夫也到初住菩薩,這才真正感應道交。所以稱名,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都要懂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佛號怎麼樣念法。

開頭當然是用意識心,到達一心不亂了,再把心意識捨掉,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說一開頭就是離心意識,這樣的人自古以來就沒有幾個,那是我們學不到的。

我記得我剛剛學佛,那還談不上學佛,剛剛接觸佛法,第一部看的經典就是《六祖壇經》,丁福保的註解。是我在一個假期當中到台中去玩,住在一個朋友家裡,他家裡古書很多。我在他書架上看到有一部《六祖壇經》,線裝本的,古色古香,我就拿下來用了三天的時間把它看完,看得非常有味道。

以後學佛,頭一個老師是告訴我佛教的好處,就是方東美先生。我就告訴他,我說《壇經》我看過。他聽了之後就搖頭,只給我說了一句話,他說六祖大師之前,我們中國沒有出過這樣的人,六祖大師以後到今天,也沒有出過這樣一個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只有這麼一個人,那是望塵莫及,沒有法子跟他學的,那個人是生而知之,不是學來的。

而後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也問我,你看過什麼?我也告訴他我看過《壇經》。章嘉大師搖頭,不行。

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李老師問我看過哪些經典,我一樣一樣告訴他,他聽說《壇經》也搖頭。

三個老師都搖頭,說《壇經》學不得。方先生那時候叫我從唯識下手,他說禪宗東西,尤其是《壇經》,那叫一步登天,你得有這個本事,登不上去,摔下來那就是粉身碎骨。他叫我學唯識,叫我讀《百法明門論》,讀窺基大師的註解。他說相宗的東西好像是樓梯一樣,爬樓梯,你能夠爬上一層有一層受用。

好,我就去找窺基大師的註解,好不容易找到了,結果翻開一看,像看天書一樣,一句也看不懂。他說最容易的,我看不懂,他說最難,難得不得了的,我看得津津有味。不過我還是相信老師的話,大概我所謂的懂,恐怕是似懂非懂,我認為看不懂的,那就真不懂。

你看最淺的東西不懂,深的道理怎麼會懂?何況三個老師都是這麼印證,總是有一點道理。所以佛法要耐心的去修學,慢慢的去探討,不要著急,不要害怕,按部就班的來學。

淨土經論,持名念佛所謂是易行道,也必須要具備這個條件。正是襌家參話頭裡頭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這一句佛號就是話頭,時時刻刻要提得起來。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佛號也沒有關係,一有妄念,佛號立刻就起來,這個佛號它就起作用。

平常念佛好比練兵,妄念起來了用這個來壓它,好比打仗。平常練兵練得很勤,到了要打仗的時候不會用兵,又讓敵人來進攻,這就大錯特錯了。妄念起來,這時候要拿佛號去壓它,要把妄念轉變為佛號,這叫用功,這叫轉境界,這叫真念佛。否則的話,你早晚功課念了有什麼用處?早晚念佛就是提醒你,就是練兵。生活當中起心動念的時候,要能夠把念頭轉過來,教妄想不生,你才能得事一心不亂,這個佛號真正有用處。

當然在最初的過程當中是功夫成片,因為你的煩惱並沒有斷,只是這個力量能夠把它控制得住,能夠壓得住,這是初步功夫,叫功夫成片。到這個時候與觀世音菩薩決定感應,真免七難,絕對不騙人。

底下講這個功德,「即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註子裡頭註得好。「上聞名即稱,是機速,稱名即應,是應速」,感應道交的速度太快了。

聞名,這個聞是將理論、方法、境界都懂得了,才叫聞名,因為你這個時候念這一句佛號就如法,如理如法。不是一般像口裡頭唱唱歌,那個沒有用處,那個不相應的。你明白這個道理,立刻就念,就認真的去念,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都一樣。你這一念,菩薩馬上就有應,你念得快,菩薩應得也快。

『皆得解脫』,「皆得解脫者,即是蒙應利益」,觀音菩薩應機功德利益你就得到了。

向下,大師給我們解釋得很細密,雖然文字不多,我們有許多疑惑的地方,他都說到了。

「皆者非但顯於多機眾益,亦顯圓遍之應也。」正如前面所說的,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凡有如法稱名那些眾生,菩薩沒有一個不應。

感應有冥應、有顯應,這個要懂得。冥是暗中,你自己不知不覺,你得的利益;顯是很明顯。這些事情,特別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自己必須要認識。如果見到這些明顯的現象,譬如說見到觀世音菩薩現身,

像今天有個同修拿了一張照片,說是在車禍當中照的車子上,裡頭現的有一尊佛像,說是金龍寺的,拿來給我看。他每個人都拿出來給大家看。我叫他收起來別給人看了。

這樣的事情我們自己要知道,菩薩這個感應是於我們有利益的。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觀自在」這一章,他所應的是順益眾生,絕對是有利益的。如果現這個身、現的這個相,破壞了我們的清淨心,我們這個心正是一心清淨,看到這個,心裡馬上動心,起妄念,這就是魔現前的。這樣的境界,尤其在末法時期非常之多,

你們看看《楞嚴經》後面五十種陰魔,五十種是五十種類,每一類裡面有無量無邊的魔境,我們自己要曉得,不能上了魔的當。無論現什麼身、現什麼瑞相,見如不見,聞如不聞,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的心要不取相,要如如不動,你才能得一心,叫你一心稱名。

所以觀世音菩薩對我們都是暗中的來加持,不能現身,一現身你就完了。你的功夫不到家,你不夠程度,一現身你馬上著魔,你自己得意忘形,「我見到菩薩,菩薩對我特別好,你們都不行,你們都不如我」。你看看你的心,立刻一心沒有了,到處造口業。菩薩絕不叫你造罪業,所以菩薩不現身,只有暗中來加持你。

我們曉得這個道理,見到菩薩現身,想想自己的功夫,是不是真正有資格感得菩薩顯應?如果自己沒有功夫,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沒有修持,佛菩薩來了,要常常再來,那麻煩可大了,準是魔王冒充的。這是我們自己要覺悟。

好比我們世間,我們這一幫人都不幹好事、都不存好心,說有一個大好人,有個大富大貴、大長者的,他常常到我們這兒來要來照顧我們,你想想看能相應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孔老夫子在《易經》裡所講的。不同類,他怎麼會感應?我們的心果然是佛心,我們的行為果然是菩薩行,與佛菩薩感應,我們信得過,為什麼?我們跟他是同一類。我們成天打妄想,根本不同類,他來了,那決定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你要問,有沒有這些事情?我告訴你有,真有。有是有,到底是佛是魔那就難說了,這是我們應當要能夠辨別。

《大藏經》裡有部經叫《法滅盡經》,將來佛法要滅盡的。什麼經先滅?《楞嚴經》先滅,第一部就滅《楞嚴經》。為什麼道理第一個滅《楞嚴經》?因為一切魔王外道大概最反對的就是《楞嚴經》,因為《楞嚴經》把他的底牌全現穿了。有了《楞嚴經》,讀了《楞嚴經》,慧眼就開了,就能夠辨別佛與魔。

所以我講《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後面五十種陰魔,我說那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一面照妖鏡。你有了這個東西,什麼妖魔鬼怪你都看得清清楚楚,原形畢露。所以那些魔王、妖魔鬼怪對《楞嚴經》恨透了,總得想盡方法先要把它破壞,把它消滅掉。

所以菩薩對我們的感應不能說沒有,冥應,此地講的是「冥顯感應可知」,冥應多,顯應偶爾有個一次兩次。

在初學的人會偶爾有幾次,那個作用在哪裡?作用是啟發你的信心。真有這種境界,真不可思議,他信了,信了以後就沒有了。諸位要曉得,不是你退心了,信了以後要常常有,那就是怪了,哪能常有?有些同修來跟我說,我初學佛的時候好多瑞相,現在好多年統統都沒有了。沒有了好事!天天有可不得了,那你心就被魔境所轉,

偶爾有這些示相是給你信心的,還有到什麼時候?到你功夫成就的時候。功夫成就的時候,偶爾也會有幾次,那是來考功夫的,考一考你是不是見到相你不動心了。所以跟初學的那個現相用意不相同。

真正有功夫見到顯應的絕對不跟人說,這是諸位要知道的。示現給你,你會跟人說,那都是魔;示現給你,你決定不說一句話,若無其事的,那是真佛,那是真的。到什麼時候可以說?你要往生了,要走了,可以告訴大家,告訴大家是增長別人的信心。你看我們慧遠大師,他一生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過三次,從來沒告訴過人。到他往生的時候才告訴大家,給大家宣布,我要往生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了,西方極樂世界我過去已經看過三次。才說出來。

我們現在哪裡會看到佛顯應?才見到一點彷彷彿彿的,就渲染得不得了,唯恐別人不知道。這就是什麼?不夠資格接受顯應。你遇到顯應,那不是魔王來冒充、來誘惑你、來破壞你的道心,破壞你的一心不亂。不但破壞你,還叫你去宣傳,破壞別人。看到有哪些人功夫差不多了:你去破壞他。你就上了當,受他的騙,還當他的使者,替他來服務,去破壞別人。這是我們真正要明白。

諸位看圓瑛法師的《講義》,圓瑛法師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用功,那時候有境界。可是自己心裡一歡喜,境界就失掉了,再也得不到。可見得,一切境界都是在一心不亂當中證得的,你這裡頭稍稍起一念分別,我這個感受、受用很好,馬上就失掉。

這是講感應,有暗中、有明顯。暗中的感應,佛菩薩保護,給諸位說,他是對一切眾生平等平等。不管你有沒有求他、你有沒有念他,菩薩都一律平等的加持。決定不會說你念我,我才來「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你不念我,我都不管你,那菩薩的心不平等,菩薩的慈悲不夠廣大;

菩薩決定平等。但是念的時候,他平等加持的力量你得到了,你不念他的時候,他加持的力量你得不到,

為什麼得不到?後面大師假設了一個問答,給我們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這個文念下去,他的問答在底下一段。

「問,十界機無量」,十法界那些苦難的眾生無量無邊,「云何一時令得解脫」。

這都是疑問,觀音菩薩究竟有多大的能耐?無量無邊的眾生同時來求他,他都有辦法替人解決問題,這是不可思議,我們難以相信。

答覆用比喻說,「喻如父母,念子心重」,這個世間,恩情最重的無過於父母對兒女。兒女說是敬愛父母倒不見得,他會變的,父母念子女的心的確永遠都不會斷的。這個在世間法裡講真正的慈悲,沒有一絲毫的條件。他的兒子再壞,他還是念念不忘,還是不願意看到他受苦受難。觀音菩薩就好比眾生的父母一樣,他有「多智多財」,又「具大勢力」,這是從比喻上說,確實也是如此。「眾子在難,即能俱救,菩薩亦如是」,他有能力、有智慧,他可以救得了。菩薩是以「無緣慈悲重」,無緣,緣是當條件講,沒有條件,無條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權實二智深」,菩薩在等覺位,何況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他早已經成佛,倒駕慈航而來的,權實二種智慧都究竟圓滿了。

「聖財無量,神通力大,十界雖多,應有餘裕」,在觀世音菩薩來說,他有什麼難處?這是我們一定要相信的。為什麼?稍稍有一點疑惑,就是感應道交的障礙。前面「一心稱名」,諸位要記住這四個字,有一點點疑惑,心就不一。下面這個問答就是解答這個問題。

「今見稱名累年,不蒙寸效者,何也。」

今見就是現在他見到,確實我們眼前擺的也是如此,是這樣的。念觀世音菩薩念了多少年,想求個什麼都求不到,沒有感應,這什麼緣故?

我在很多年之前,大概總有十幾年了,剛剛到台北市來講經的時候。曾經在法華寺,就是西門町那邊,西寧南路法華寺,好像是講《地藏經》還是講什麼,有個法師在那裡聽。聽到這個菩薩感應道交那麼靈感,他就跟我說,他說我不太相信。我說為什麼?他說,我天天拜佛、拜菩薩想求個電冰箱,求了三年都沒求到,菩薩都沒有送給他。這不如法,成天打妄想。這答得很好。

「一心稱名,有事有理,二途無取,何能感聖」,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

前面一再說明一心稱名,或是事一心、或是理一心,才能感應道交,有求必應。你現在兩者都沒有,雖然天天在那裡稱名,在那裡念佛、念觀音菩薩,你沒有得到一心。你雜心在念,半信半疑的心在念,或者是一種試探的心來念,我倒念念,看看到底靈不靈。這怎麼能有感應?這不可能的事情。

「喻如臨鏡背照」,給你一面鏡子照著,「鏡子裡頭沒有我」。你照的鏡子背面,當然照不到,這個過失在自己,不在鏡子。

「對谷閉口」,谷是山谷,我們在那裡大叫一聲,必定有回音,你閉上嘴巴你不開口,哪來的回音?都是說明了,與菩薩感應道交的障礙都是自己,佛菩薩那邊沒有障礙,障礙是自己造成的。

下面,大師引用《楞嚴經》上一段話來說明。

「楞嚴云,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有這麼一段經文。這段經文是菩薩自己敘說他修證所得,拿他自己修證所得的來加持給一切眾生,這個力量不可思議,確確實實能夠加得上,不是加不上,真正可以加得上。

楞嚴會上與此地所講的也是大同小異,這個地方講的是七難,《楞嚴經》裡面講八難,而八難裡面「苦惱無畏」是個總綱領。苦是我們身體的感受,種種逼迫。惱是內心的感受,就是心理上的壓迫、逼迫,憂惱,身體為之痛苦。

經文裡面所說「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這兩句是說菩薩自己的修證功夫。「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是說明他慈悲的業用,幫助別人解除痛苦。

這個經文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然後我們才會相信觀世音菩薩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我們知道他的能力從哪裡來的,又相信真正有這個能力,我們念觀音菩薩,一心稱名求感應,才是心安理得。理明白了,得到了,心就安了,沒有疑惑,不打妄想,一心稱名了,才能夠得到感應道交。

所以有許許多多同修問我,修行從哪裡下手?頭一個要明理。你道理不懂,盲修瞎練,修到一段時期沒有感應,對佛法懷疑,退心了。一定要明理,明理就真正有效用、有效果。

「由我」,這個我是菩薩自稱,觀世音菩薩自稱。他的修學方式,他「不自觀音」。他觀什麼?他是「以觀觀者」,這個妙極了。觀,能觀之智,我們在前面講過,就是入流,就是反聞。他在這個世間一切音聲裡面,前面講過世間音聲分四大類,他的心不隨音聲往外面去流逸,他能夠回過頭來。回過頭來觀什麼?觀那個「能聞的是誰」。他不理會所聽的是什麼聲音,他不理會這個,他去觀照能聞的是誰,能聞的是聞性,「反聞聞自性」。

聞自性這是講耳根,眼根那就是見自性,禪家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聞性跟見性一樣的,見性成佛,聞性怎麼不成佛?怎樣才能夠聞性?反聞就聞性,他用的是這個功夫。所以他觀,用個觀智,觀智對什麼?對能觀的聞性。

他能夠從六塵裡頭就不去分別一切音聲,不去理會一切音聲。音聲只是個感發而已,是個助緣,借這個助緣他就能反聞,這就叫離塵。聲是聲塵,他不自觀音,這就是離塵。他能觀聞性,這就叫照性,就是見性。離塵也就是背塵,照性就是合覺,背塵合覺,他用這個方法。這個不必多講,前面曾經說得很詳細。

這種修學方法,在一切修行法當中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不管你修學的是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違背這個原則,不能見性,違背這個原則,念佛不能得一心。你要用這個方法才能夠見性,才能夠得理一心不亂。功夫用上道了,那種享受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享受,那是真的。自己安住在大定當中,於一切境界皆能如如不動,這個時候所謂常住真心就現前了。真心現前也就是清淨心現前,或者我們講菩提心現前,菩提心現前就是初住菩薩。

菩提心起的作用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無作妙力,加被眾生」。為什麼叫無作?他並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這作用才那麼廣大。如果你這裡有感,菩薩馬上曉得了,「我去應,他來念我了,我趕緊到他那裡去」,那菩薩可累死了。沒有心,沒有心所以他不疲不厭,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叫妙力,他這個能力太妙了!

你要是不信,我們這有木魚、有磬,它有沒有心?你敲它一下,它就響一下,它不是說你一敲「我趕快要響一下,因為他敲我」,它沒有心。沒有心,你繼續不斷敲,你敲它一年,它也不累。有心就累了,沒有心不累。

我們在這裡講經,沒有心,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坐這裡一天講到晚,不累,一點不累,為什麼?沒講。你要有心,講兩個鐘點,好累!兩個鐘點。你們念佛、拜佛,一個鐘點下來,累了,為什麼?有心。你要能夠做到無心的話,你一天到晚功夫不斷,天天去拜,你一天拜二十四小時,一年拜到頭,決定不疲不厭,不會累。做這個事情不累,你在這個世間做什麼工作都不累,這個法門多好!所以你要學會了,在這個世間無論幹什麼事情,你都是世界第一流的,沒有第二。無論幹什麼事情,你都是第一,為什麼?你有智慧、有定力,你有功夫,凡夫沒有法子跟你相比。

所以他才能夠成就金剛三昧,三昧是什麼?三昧是正受,三昧是享受,正常的享受。金剛是什麼?金剛是不能毀壞的。他這個享受是清淨無為,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為,雖然無所不為,還是無為,這才妙。無為跟有為分成兩樁那就不妙了,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才叫無作妙力。他拿這種力量來加持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才能真正得到廣大的感應,這個裡面的理是很深很深。

雖然很深的道理,不是不能體會。我們能夠體會得到,那我們就能相信,能相信我們就不會有疑惑,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我們決定能成就。

經文裡面有些重要的句子,這個經上沒有那個經上有,那個經上沒有這個經上有。譬如《楞嚴經》裡面就少了一個「一心稱名」,這四個字太重要了,沒有這個。可是《楞嚴經》裡面,像這種重要的修行方法,「不自觀音,以觀觀者」,這個非常重要,但是在《法華經.普門品》裡頭沒有這個句子。所以,你將三經合起來看,才把所有的疑問都找到答案,這樣才能斷疑生信。大義法師這個註解,在這一段裡面引用《楞嚴經》的地方很多很多,幾乎每段都引用《楞嚴經》的經文來解釋。

底下他說,「以觀觀之體,聞聞之性」,這是大義法師解釋《楞嚴經》上這一段經文。體是真如本體,《華嚴經》裡面所講的體、相、用三大,體是真如本性。菩薩觀是觀真如理體,菩薩聞是聞真如本性,體跟性是一不是二。體性是什麼?跟諸位說就是一心。我們在經題裡面講過,一切法歸納為三法,眾生法、佛法、心法,三法實際上就是一個心法,一心。

一心是清淨心,二心就不清淨;一心是覺心,二心就染污,一心裡面本無苦樂。所以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那就是一心,那就是心性,心性裡頭什麼都沒有;連那個「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如果一心當中還有個「什麼都沒有」,那個心還是二心,還不是真正的一心。

一心裡頭本來沒有苦樂,苦樂從哪來的?這就要講到唯識。苦樂是妄心裡面才有,真心裡頭沒有。迷失了真心就叫妄心,妄心這是講阿賴耶,是妄心的根本,從阿賴耶再變現出末那與前六識,叫七轉識,是阿賴耶所變現出來的,那都是心之體,妄心之體。妄心之體裡面,跟諸位說也沒有苦樂。八識已經是虛妄的,苦樂從哪裡來?苦樂從它相應心所裡頭來的,可見得是妄中之妄。與自己的真心真是毫不相干,與自己的妄心都還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心所裡頭發出來的,五十一個心所裡面的。

我們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一返觀,返觀一照就照得清清楚楚,我們怎麼能夠上了虛妄心所的當?那不叫顛倒了嗎?心所當了家,它做了主人,本性、心王還得聽它的,哪有這種道理?佛與菩薩就是真如本性當家,所有的心王、心所都得聽它指揮,都變成什麼?成所作智,成就無量無邊利益眾生的事業。佛要利益眾生也要用心王,也得要用心所,但是他那不是自受用,他自受用是清淨心、是寂滅境界,是自受用。他受用就是從本性裡頭變現出心王、心所,為他受用,教化眾生,完全變成工具,變成了後得智,變成了成所作智。這就是反聞、返觀的效果。

底下說「循聲流轉」,這是講凡夫,隨著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心隨著境界跑。境界裡面,合乎自己意思了,起了歡喜心,心跑到境界上去;不合意思的時候,起了瞋恚心,心也跑到外面去了,心一天到晚隨著外頭境界轉。

我再告訴諸位,外面的境界是假的,外面的境界是清淨的,無佛也沒有魔。你自己的心是佛心,一切境界都是佛;你自己的心不清淨,一切境界都是魔。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境隨心轉,

所以我們在境界裡面知道自己的程度。我在境界裡面還看到魔,是我自己心裡頭有魔,自己心裡沒有魔,怎麼會看到外頭有魔?要明白這個道理,你的同體大悲心才能夠現前,曉得外境是清淨寂滅相。正如《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法界原本是一真,是我們起心動念把這個一真法界看走了眼,看成了十法界,看成了無量無邊的法界,自己造成的。

當你心清淨不動念頭的時候,你一念不生的時候,你看這一切人都沒有分別,這一切人也不能說好人、也不能說壞人,沒有分別。

所以境界是平等的。起一念善心,「都是好人」,心動了;起一念「這人多可惡,都是壞人」,你心動了。什麼人叫好與壞?都是你心在動。你一念善,境界就善;一念惡,境界就惡;一念佛,都是佛境界;一念魔,全是魔境界。真是萬法唯心!

當我們入境界的時候,像現前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天天在動腦筋,想新花樣,特別是女同修。我們就以服裝做例子,你看服裝設計師,天天動腦筋想花樣,想出一個新樣子,今年流行了。好了,你去年做的衣服還沒穿兩次,今年新樣子,這個不流行了,趕快就想辦法動腦筋要去買一件新的樣子。當你買來了,過幾天他又設計一個新花樣,這又不流行了。你就被他手上轉,你所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去供養他,都被他騙走了。那是什麼?魔,那就是魔。魔在哪裡?那就是魔王,天天想新花樣,叫你心不能夠安穩,牽著你走。

服裝設計師對出家人沒辦法,為什麼?他就是一個樣子,出家人穿衣服這個樣子如如不動,幾百年來都是這個樣子,他真是無可奈何。如果你要覺悟了,不流行的我也能穿,這衣服好好的,我做一件衣服至少穿個十年、八年也不壞,何必要受他的擺佈?

你如果說,我穿這個衣服人家會笑話。笑,他又不是笑的你,笑死的,他死了,不是你死,我不死;笑死了,他死,我不死,他死活該,我不死。你就不上他的當了。他天天在耍花樣,你如如不動,

跟你說,你的眼睛看他是佛,他天天在那兒考驗你,你都不動心,這就是上一次跟諸位講的三軌資持,「資成軌」,他資助你、他成就你,成就你如如不動。菩薩在境界裡修什麼?歷事鍊心。他不是佛誰是佛?他幫助你成佛了。

你看看你心一往外頭流,他是魔,你是魔他也是魔;你心如如不動,你是佛他也是佛。所以佛與魔在哪裡?都在一念之間。希望諸位細細去想想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想通了,你的修行就有門路,才有理論依據,才不會盲從,才不會迷信,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

凡是心往外面流轉,都要受苦惱,「故受苦惱」。不但是世間法,佛法也是如此。佛法裡面諸位曉得,諸佛菩薩一再勉勵我們要弘法利生,你要著了弘法利生的相,天天要想盡方法我去弘法利生,壞了,你著了魔,你心還是往外面跑。所以,菩薩要有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絕不找著去度。又要有願,還又不能有心,就是不能有妄念。眾生是機緣成熟了才能得度,機緣成熟了什麼都是自然的,勉強去造作的,那裡面都有苦惱。機緣沒有成熟的時候修自己,機緣成熟的時候利益眾生,有一絲毫勉強,都是機緣沒有成熟,你要勉強去做,就要受苦惱。隨緣去做,給諸位說,念念功德圓滿。

譬如講布施,我舉這一個例子,這都是我們常常見到的。這個佛門今天有法會,有什麼事情了,他要來培點福,到這裡來供養一點。你盡自己的力量,是好,是修福。還有些人不懂得,看到自己不行,他就借高利貸來修福,那就錯了,大錯特錯。超過自己的力量,勉強去做,那叫做攀緣,那不是隨緣。隨喜當中才有功德,攀緣裡面沒有功德,有苦惱。這個地方雖然修了福,那個地方背上高利貸,還要付好多利息,哪裡是佛門大慈大悲的本意!只有魔才會逼迫你,叫你去付高利貸,他去享受,魔才幹這個事情。佛不要,什麼都不要。

這樣的傻事還真的不少人去做,我都見過很多,勉強去做的,這是錯誤。盡心盡力,一點都不勉強,這個功德就是圓滿的。不要跟人比賽,人家有力量的,他捐一萬塊錢,我們根本就沒有力量,一個月收入才幾千塊錢,怎麼能跟人家相比?人家一個月收入幾十萬、幾百萬的,他拿一萬塊錢算不了什麼,我們拿個一百、兩百就感覺到很吃力。你這一百、兩百的福報超過他那拿一萬、兩萬的,他收入多,按百分比你就超過他,你的福報也就大過他,這個才是真正公平。

不是有錢的人就能修福,沒有錢的人修的福比有錢的人還多,所以來世你就富有超過他。富人不是生生世世富,貧人不是生生世世貧,這才有公理。如果是富人能修福,窮人不能修福,這個老天爺太不公平了。

佛法裡頭非常公平。 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說一個貧女,要飯的,苦得不得了,遇到佛了。她全部的財產就是一文錢,一個銅錢,是她討來的。她拿這一個錢供養佛,極其虔誠恭敬把所有的全部都供養了,她來生的果報,在人間大富大貴,做了皇后,為什麼?她全部供養了,而且又誠心誠意,得這樣大的福報。到第二生做了皇后,做皇后就貢高我慢,前生有善根,遇到出家人、寺廟供養了很多很多。那個裡面老和尚有神通,說出她前生因,你今生所做這個功德比起前生差太遠太遠了。你今生所做的功德那是你的千分之幾、萬分之幾,你過去修的功德是全部貢獻出來。這個說法才公平、才有道理。

所以苦、樂是怎麼樣得來的,我們要曉得。

「菩薩離塵復性」,擺脫五欲六塵,就是這個心絕不安住在六塵境界上。復性,性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境界就清淨,這個世間在你自己的感受就是極樂國土,就是淨土。淨土從哪兒來?心淨則土淨。在現在就清淨,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麼清淨。所以到心清淨,才能感到諸佛淨土現前。只要能夠「離塵復性,諸妄自脫」,脫是脫離,解脫了。

「能令苦惱眾生」,就是他這種力量能夠加持給這些苦惱眾生,沒有覺悟的眾生,迷惑顛倒的眾生,普遍的加持。雖然普遍的加持,可是必須你自己也要覺悟,菩薩加持的力量你才能夠得到受用。就好像鏡子它能照,你不照正面照反面,那沒有辦法,鏡子現不出像來。所以你本身要會用心。

這個地方說,「持名蒙觀」,承蒙菩薩觀照的力量加持,「亦得解脫,乃真淨慈悲觀力加被然也」。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告訴無盡意,說明觀世音菩薩他的功德、他的能力,他救度一切眾生苦難這些事實。我們之所以不能得到感應,不單單是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我們稱名沒有到一心,我們稱名當中還有疑惑存在。甚至於是根本不能相信,不能相信為什麼也要念?試試看,看看有沒有感應,念總比不念好。

無可奈何之下逼得不能不念幾聲,求著試試看。這樣的心去念,那怎麼會有成就?這就是不明白這些道理。這些道理,再跟諸位說,我們在此地這個七天,七天你要是把它聽明白,真正聽相信了,你是上上根性,你是了不起的人。七天聽了之後,你們的成績如何?半信半疑。因此,這些道理要常常講、常常研究討論,才真正搞清楚,才真相信。

這個也是事實。我學佛七年,才相信念佛,以前根本不相信。對佛學非常的愛好,喜歡研究、喜歡探討,對這個念佛不相信,七年才相信。怎麼個相信法?半信半疑,就是不反對了,七年是不反對了,也讀誦,也研究這些經論了。你要問我幾時才真信?我告訴你老實話,我今天才真信。因為昨天的信心不如今天,明天的信心又比今天又進步了一點,不容易。天天有悟處。

所以你們聽我講經,我們這裡還有幾個老同修,十幾年前就聽我講了。要拿從前的錄音帶,從前你聽經,再聽我現在講的,不相同了。同樣一部經,一遍一個樣子;同樣一部經,從前面講到後面,前面境界跟後面境界不一樣。

所以你問我幾時才有信心,我告訴你現在才有信心,到了明天如果說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信心,今天就不算了。

希望諸位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意思,要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好好的去研究,那個受用說不盡的。

我當初之來探討佛法,就是方東美先生的一句話,把我這個動機引起來。

我跟他學哲學,他告訴我,佛經的哲學是一切哲學裡面至高無上的。這是在學術上所說的,還不能打動我的心。後來他說了一句話,「讀了佛經是世間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打動我的心,最高的享受,那我是一定要得到。結果他沒有欺騙我,確實得到的是最高的享受。所以我對老師的恩德念念不忘,這個路子是他指給我的,我真正得受用,也沒有辜負他。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Xem chương trước «      « Sách này có 4 chương »
» Tải file Word về máy » - In chương sách này

_______________

MUA THỈNH KINH SÁCH PHẬT HỌC

DO NXB LIÊN PHẬT HỘI PHÁT HÀNH




Quy nguyên trực chỉ


Về mái chùa xưa


Hạnh phúc khắp quanh ta


Nghệ thuật chết

Mua sách qua Amazon sẽ được gửi đến tận nhà - trên toàn nước Mỹ, Canada, Âu châu và Úc châu.

XEM TRANG GIỚI THIỆU.



Donate


Quý vị đang truy cập từ IP 18.223.158.132 và chưa ghi danh hoặc đăng nhập trên máy tính này. Nếu là thành viên, quý vị chỉ cần đăng nhập một lần duy nhất trên thiết bị truy cập, bằng email và mật khẩu đã chọn.
Chúng tôi khuyến khích việc ghi danh thành viên ,để thuận tiện trong việc chia sẻ thông tin, chia sẻ kinh nghiệm sống giữa các thành viên, đồng thời quý vị cũng sẽ nhận được sự hỗ trợ kỹ thuật từ Ban Quản Trị trong quá trình sử dụng website này.
Việc ghi danh là hoàn toàn miễn phí và tự nguyện.

Ghi danh hoặc đăng nhập

Thành viên đang online:
Rộng Mở Tâm Hồn Viên Hiếu Thà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Huệ Lộc 1959 Rộng Mở Tâm Hồn Bữu Phước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húc Huy Rộng Mở Tâm Hồn Minh Pháp Tự Rộng Mở Tâm Hồn minh hung thic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ệu Âm Phúc Thà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an Huy Triều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ạm Thiê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ương Quang Quý Rộng Mở Tâm Hồn Johny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nhvinh1964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ascal Bui Rộng Mở Tâm Hồn Vạn Phúc Rộng Mở Tâm Hồn Giác Quý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ần Thị Huyề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hanhniem Forever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ỄN TRỌNG TÀI Rộng Mở Tâm Hồn KỲ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ương Ngọc Cườ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Mr. Device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i Huy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hích Nguyên Mạ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hích Quảng Ba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 T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am Thien Tam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ễn Sĩ Lo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aokiem Rộng Mở Tâm Hồn hoangquyco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Lãn Tử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on That Nguye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tieudao Rộng Mở Tâm Hồn Lê Quốc Việt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u Miê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Quang-Tu Vu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amthanh210 Rộng Mở Tâm Hồn An Khang 63 Rộng Mở Tâm Hồn zeus7777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ương Ngọc Trâ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ệu Tiến ... ...

Việt Nam (251 lượt xem) - Hoa Kỳ (16 lượt xem) - Senegal (13 lượt xem) - Saudi Arabia (3 lượt xem) - Đức quốc (3 lượt xem) - Nga (2 lượt xem) - Hungary (1 lượt xem) - ... ...